考研考结构力学的学校(工程力学考研学校排名)
苏州科技大学
085901 土木工程
815 结构力学
院校简介
苏州科技大学(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),简称“苏科大(SUST)”,位于江苏省苏州市,是一所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的,以工为主、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。该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,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,亦是CDIO工程教育联盟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。
苏州科技大学前身为苏州科技学院,于2001年9月由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。2003年苏州科技学院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。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。2016年3月,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。2017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。2021年5月,该校的创业实践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。2023年,苏州科技大学艺术研究院成立。
截至2024年3月,学校拥有石湖、江枫、天平三个校区,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;设有19个学院(部),开设65个本科专业;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;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,研究生3600余人( 含国际硕士研究生)。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810余人,博士学位教师1040余人,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外籍院士、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。
招生目录
参考书目
《结构力学教程(Ⅰ、Ⅱ)》龙驭球、包世华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。
专业基本情况
085901土木工程:01岩土工程,02结构工程,0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,04桥梁与隧道工程,05土木工程材料,06建筑经济与管理。
3年制。接受跨考,不接受同等学历,对四六级无要求。
一、题型分布
结构力学的题型比较固定,9道大题分别是几何组成分析、画弯矩图、位移计算、影响线、力法、位移法、弯矩分配法、矩阵位移法、结构动力学。
二、考试大纲:《结构力学》
1、绪论
介绍结构力学课程的任务,以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,掌握结构计算简图、结构与荷载的分类。
2、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
掌握几何可变和几何不变体系的概念、体系的自由度、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规律、瞬变体系的概念,了解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。
重点: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;难点:灵活运用几何组成规则分析体系的几何组成属性。
3、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
熟练掌握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、多跨静定梁的组成、多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及内力图。熟练掌握静定平面刚架的计算、内力图的绘制及校核。
重点: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、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;难点: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。
4、静定三铰刚架和三铰拱
了解三铰刚架及三铰拱的特点及分类。掌握三铰刚架和三铰拱的内力计算、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的概念。
重点:静定三铰刚架和三铰拱的内力计算;难点:静定三铰刚架的内力计算。
5、静定平面桁架和组合结构
掌握理想桁架的基本假设、特点、组成及分类。熟练掌握节点法和截面法计算平面桁架,掌握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。
重点: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;难点: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。
6、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
掌握广义位移的概念、实功与虚功的概念、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。熟练掌握单位荷载法和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。熟练掌握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。掌握支座移动及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。熟练应用图乘法计算梁和刚架的位移,掌握互等定理。
重点: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;难点:复杂图形的图乘法位移计算,互等定理。
7、影响线及其应用
掌握移动荷载及影响线的概念,熟练掌握静力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。掌握机动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。掌握影响线的应用、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。了解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计算。
重点:影响线的概念、影响线的作图方法、影响线的应用;难点:影响线的概念、机动法作影响线、绝对最大弯矩的计算。
8、力法
熟练掌握超静定次数的确定、力法的基本原理、基本体系、基本未知数和力法的典型
方程。熟练应用力法进行超静定梁、刚架、排架计算,掌握超静定结构支座移动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力计算,掌握结构对称性的应用。掌握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及内力图较核。
重点:超静定次数的确定、力法基本原理(基本未知量、基本体系和力法典型方程);难点:对称性的利用、支座移动及温度变化时的力法计算。
9、位移法
熟练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、等截面杆件的转角-位移方程。熟练掌握用位移典型方程计算超静定结构。熟练运用位移直接法计算超静定结构。了解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排架。掌握结构对称性的应用。
重点:等截面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、位移法的基本原理(基本未知量、基本体系和位移法典型方程)。难点:利用对称性取半结构的计算方法。
10、力矩分配法
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、力矩分配法的三要素。熟练运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。了解用比拟法作连续梁的影响线、连续梁的包络图。
重点: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、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力矩分配法计算;难点:力矩分配法的刚架计算。
11、矩阵位移法
掌握矩阵位移法原理、单元刚度矩阵的形成、坐标变换的概念、整体坐标下单元刚度矩阵的形成、等效荷载的概念。熟练掌握先处理法形成结构的总刚矩阵。熟练运用矩阵位移法计算连续梁、桁架和刚架的内力图。
重点:先处理法形成结构的总刚矩阵、等效节点荷载,连续梁、桁架、刚架的矩阵位移法计算;难点:先处理法形成结构的总刚矩阵,等效荷载的形成。
12、结构的稳定分析
掌握两类稳定的概念、不同支承压杆的临界压力。熟练运用静力法和能量法分析不同支承压杆的临界压力,了解变截面压杆的稳定。
重点:两类稳定的概念、静力法和能量法分析不同支承压杆的临界压力;难点:静力法和能量法计算失稳时的临界压力。
13、结构动力学
掌握结构动力分析的目的、动力荷载的分类、动力自由度及离散方法。熟练掌握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方程、单自由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、共振的概念、杜哈姆尔积分。掌握两个自由度体系的刚度法及柔度法、无限自由度体系基本频率计算的近似方法。
重点:动力自由度的确定、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、共振的概念;难点:单自由度体系自振频率的计算、强迫振动的动力系数、强迫振动的动力反应,两个自由度体系的刚度法及柔度法。
三、考点分析
苏州科技大学考试题目难度整体来说不高,计算量不大,且题型比较固定,认真复习容易拿高分。
我考研的原因
关于考研的初心是我结合了自身条件、土木就业、未来发展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下,想继续深造学习,以提升能力、锻炼自己,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收获。
备考时间安排
前期准备的时间呢大概是在大三下学期,差不多3-6月份开始。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基础太差,从3月份开始就在备战考研了。知道自己基础差,采取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策略,并不是不好。但考研是一场持久战,从3月到12月整整十个月,战线太长,很难坚持下来,所以并不推荐这样做。
大三的暑假开始以后,基本上就开始第一轮复习了。理工科专业的第一轮复习重点是英语和数学。第一轮复习的时间大概是两个半月,从七月初到九月中旬。两个半月的时间要把数学和专业课全部复习一遍。
第二轮复习的时间大概是九月中旬到十一月中,在这个阶段最主要是采取题海战术,尤其是数学。每一个章节都要做大量的练习,疯狂刷题,市面上出现的所有题目都去做一遍。专业课去找历年真题来做,多做几遍,掌握目标院校的考试重点。总之就是多做题,多总结。十一过后可以开始政治的复习了。
十一月中旬到考试前的这四十天左右的时间,就是最后冲刺阶段了。理工科的数学和专业课要多做套题,争取一天一套吧。多做题多总结,查漏补缺。英语和政治的话就是背背背!疯狂背诵!在这里要提一下,英语的作文你光背模板是没有用的,一定要自己动手写!可以找个战友相互修改,看看彼此的优势和差距。很多万能金句或模板作文你背下来但是不会写,等于做了无用功。政治方面,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一定要全部背诵。
个人备考经验及建议
备考经验
对于英语,英语 :满分100,时间:180分钟,题型:完型填空,阅读理解(传统阅读理解、小三门),写作(大作文、小作文)。推荐老师:语法田静,阅读唐迟,翻译田静,新题型刘琦,完型易熙人老师,作文石雷鹏。(小三门可不听课,直接看技巧笔记,节约时间)。
对于政治,教科书二选一,个人推荐:徐涛网课,核心考案;背诵:重点很清晰,有助于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,预计九月中下旬发货;刷选择题:至少刷三遍,第一遍可以不用直接,写在书上,政治刷题小程序;后期冲刺:肖八:刷选择题,肖四:大题必背;可以暑期开始:1.开始不要太早2.听徐涛强化课,可以2倍速,当作放松,看完做肖秀荣3.1000题,睡前10min复盘。
对于数学(需要花很多时间!刷题+复盘):基础阶段:备考开始-6月底,高数:武忠祥基础课,线代:李永乐基础课,刷题:李林880+660;强化阶段:7-9月,高数:武忠祥强化课+高数辅助讲义,线代:李永乐强化课+线代辅助讲义,刷题:将880二刷;真题阶段:9-11月,真题卷:淘宝(03-23年);冲刺阶段:11月到考前,李林6+4模拟卷,张宇8套卷+最后四套卷,试卷讲解:B站各种博主的视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。
对于专业课:专业课复习提示:这轮复习最迟暑假就要开始啦,目标是把参考书目精读至少3遍,掌握考试科目知识框架,考查范围。复习专业课时要讲究效率和方法,尤其是看书方法很重要;看目录,分几章,包含哪几个部分,记住章节题目,开始纺织结构网络。看一章,做一章习题集,稳扎稳打,基础牢固,才能密不透风。做完习题集,查找漏洞,记录笔记,亡羊补牢,为时不晚。做真题,实战演练,吸取教训,巩固知识结构。
个人建议
基础阶段(7-8月):这个时候我每看一章会做几道对应的习题。这个阶段就是先过一遍,理解结构力学的框架,知道哪些是重点,容易考的。我是买了资料,因为光看大纲还是不清楚题目的难度,资料有历年真题和解析、讲义还有习题册。大概看了下往年真题的难度,了解到真题考察的重点和难度后,之后我就更加有针对性去学习。这两个月也开始刷一些题,然后就是刷一些于玲玲里面的题。
强化阶段(9-10月):这个阶段我是一直在刷于玲玲里面的题,书刷完还有于玲玲附带的电子版习题。然后错误的画上记号,刷完后我开始刷题。做完之后继续刷于玲玲的错题。除了刷这些题,这个阶段后期也可以刷一两套真题试试感觉了。
冲刺阶段(11-12月):这个阶段就是先把真题刷完,一定要当作模拟考试,做的时候别翻书,时间的话其实是稳够的,我相信大家做完一套真题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的。真题是否有二刷的必要还得看你的正确率,我当时没有全部二刷,把真题错题又刷了一遍。还有于玲玲和小鹿上的错误也刷了一遍。再回归书本,巩固一下基础概念。这个阶段我一般每天给两个小时专业课,给了数学更多的时间。
信息搜集渠道
01.研招网
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“研招网”,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,是教育部唯一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。
02.院校官网
院校官网都会发布关于研究生考试的重要内容,如果在研招网找不到太细节的信息,可以试试学校官网.
招生简章、专业目录、历年数据、招生公告以及院校联系方式等信息基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。
03.微信公众号
直接搜索你想找的具体信息,例如“25考研经验贴“,就会发现有许多相关帖子啦,但提醒大家,对于非官方渠道的信息,要注意鉴别。
04.微博
微博就比较神奇了很多时候在官方网站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外,还是有一脑门的疑问,这时候微博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,有时甚至能偶遇同门师兄师姐,直接逮住问就是了!
05.B站
众所周知,B站是一个学习网站。从报考信息到学习规划,专业老师、学长学姐、各种学习资源。
方法总结
1、要学会整合知识点
把需要学习的信息、掌握的知识分类,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,会让你的大脑、思维条理清醒,方便记忆、温习、掌握。
同时,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,不断糅合、完善你的知识体系。这样能够促进理解,加深记忆。
2、合理用脑
所谓合理,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,如英语和数学交叉,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,增强学习兴趣,不至于太过乏味劳累。
另外就是针对记忆时间的,选择自己记忆最强的时间,有的同学是早上、有的同学可能是晚上。
3、借助高效工具
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,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“脑、眼”潜能,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,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、注意力、记忆力、理解力、思维力等方面。
掌握之后,在阅读文章、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,促进整理归纳分析,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;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,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,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。
学习思维导图,高效整理,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。这个今年考研的同学已经得心应手,即使自己不会做,也有已经做好的可以供大家学习,但是为了记忆,可以改动转化为自己的脑图。
心态调节
考研复习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,总会时不时的出现各式各样的困难,苦苦纠结的数学题毫无头绪,阅读理解的每个单词极其陌生等等,导致我们的心情苦闷烦躁。
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尝试用行动来取代那些无意义的想法和担忧。行动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,让我们更加专注于任务和目标,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。不管是多做一道题,还是多背一页书,行动都可以让人感到更加自信和有动力。
运动可以帮助人提振精神,使大脑分泌脑内啡,让心情更振奋、愉快,自信心更强。
运动还可以让人体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更趋平衡,可以帮助稳定心情、产生愉悦感,消除沮丧的心情。许多人在做完运动约20分钟后,就开始心情变好,情绪与思维更加正面清晰以及行动更加积极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