辅修专业考研(辅修最吃香的三个专业)
一.有家长问转专业和辅修是什么操作?容易达到吗?
1.答:多数人对转专业和辅修不了解。虽然极个别学校转专业容易,但是绝大部分都很难。很多人不了解现在大学转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到了什么程度,要知道和你竞争的都是差不多实力的,谁努力多一些就会胜出,所以谁也不敢说自己一定可以,而且不少学校转专业甚至需要多读一年。
2.不但转专业,即使是目前流行的专业大类招生,大一结束后分流单独专业都竞争惨烈,很多人像高考那样努力。很多人因为转专业失败自暴自弃甚至复读。
3.现在网上很多人读了差专业都寄希望辅修第二专业,很多不负责任的人也盲目跟风,把辅修说的很厉害,极容易误导他人。
4.首先一点,别对辅修第二专业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,要是没用肯定太绝对,但作用确实有限。如果很有用,高考设置专业的意义也很小了,也不要费劲巴拉转专业了,反正可以通过辅修学个好专业。但凡动脑子想一想,也知道不可能有这种好事。
5.关于辅修第二专业各种说法都有,也没有权威的统一的说法,主要原因是这个工作是学校主导的,有自主权的,会导致各自为政,
首先辅修的第二专业学历在学信网基本上查不到的。学信网是查学历(毕业证)的地方,而辅修是没有毕业证的。有的学校会发个类似毕业证的东西,叫辅修学历证书,辅修证明,但这是学校自己弄得,不是教育部统一格式的,学信网查不到的,意义很小的,其实是没有真正的毕业证。
6.辅修的学位证也是学校自己弄得,不是教育部统一格式的。关于学位证形式有各种说法,有的是一张学位证,上面写两个专业,其中辅修专业后面有辅修二字。有的是两张学位证,主修和辅修是分开的,就像下图中的,有人说这叫双学位,其实不太对。双学位要完成毕业设计、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的,辅修,修满学分就行。
7.辅修的专业,不能作为考研和公考和考编的依据。比如你主修专业是材料学,辅修专业是法学,不能把法学作为考研、考公务员的依据,只能用材料学。如果你主修专业是材料学,辅修专业是汉语言文学,也不能把汉语言文学当做考教师编的依据。
8.辅修的专业,不能作为找工作的主要依据。比如你主修专业是材料学,辅修专业是法学,想应聘公司法务,可能性很小。
只能说这是你的闪光点,优势之一,毕竟懂一点法学。
二.有家长问那么辅修还有什么意义呢?
1.答:辅修的意义是学知识,可以说是为考研做准备。比如你主修专业是材料学,辅修专业是计算机,那你就来跨考计算机就容易很多,因为你在学校也学到了计算机相关知识。另外可能也有单位有一定的认可,尤其是需要复合型人才时,两个专业有互补作用时,比如你本专业金融学,辅修了法学,应聘公司投资部门,可能就有优势。
总体来说辅修的意义不大,所以武汉七校联盟(武大华科以及五所211)也取消了。
2.双学位和辅修有什么区别?
答:双学位是个广义概念,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、第二学士学位、辅修学士学位、双学士学位和联合学士学位都是,一般就是指辅修专业学位。至于是不是还有那种需要毕业设计、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的双学位(算是真正的双学位),那要向具体学校具体了解了。
3.第二学位和辅修有什么区别。
第二学位19年刚取消又恢复了,主要是延缓就业。指读完本科后再读两年,获得第二个学士学位,还是本科。可以换学校也可以不换,需要报考。含金量如何暂不清楚,估计也一般。
4.第二学士学位则可以作为考研,考公以及找工作的依据,因为第二学士学位是真真切切本科四年毕业再读两年,但客观情况是极其鸡肋,毕竟读研也就三年,也带有一定程度的延缓就业的意义;
上述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诫大家,一定要在报考志愿填报时尽可能选到心仪的专业,如心仪专业较热门,专业分高,可考虑适当降低院校层次!
相关文章